姓名,传承了人的情、意、志;

姓名,蕴涵了人的精、气、神;

姓名,传达着天地之玄机。

孔子曰:“名不正,则言不顺;言不顺则事不成。”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,至关重要。一个好的名字,不仅可以让一个人“名正言顺”地行走于世间,更可以给一个人的命运以良好的诱导和影响。

清朝同治七年的科举考试中,江苏考生王国钧,名列前茅,本为殿试一等,却因慈禧太后对他的名字与“亡国君”谐音,大为不满下旨降为三等,并将王国钧发往安徽任知县,后又被议改任教职,在山西任教官20年,才因其才华卓著被选任云南某县令,可怜才华横溢的王国钧却没等到走马上任就去世了!

纵然才高八斗又怎么样呢?终究摆脱不了姓名的影响。王国钧的仕途经历,乃至于死,都与姓名脱不了干系;假如他的父母在给他起名的时候,仔细揣摩,认真推敲,王国钧的命运又会怎样呢?……

清光绪30年,直隶人刘春霖参加科考,本来位列进士三甲末等,只因为“春霖”有春雨之意,再加上与姓留谐音,很受慈禧太后的青睐。她认为此人的名字吉祥,符合自己恩泽永垂的心境,便下旨将刘春霖提拔为甲等第一,成为清朝最后一名状元。

这种情况无独有偶;慈禧太后在其70大寿时钦点状元,把一个叫“王寿朋”的考生,直接从科考名单中较低的位置前移为状元。因为他的名字有“我王长寿无朋”之意。

而宋高宗刚定杭州(古称:钱塘、临安),就坚决否认了一个叫“钱唐休”的贤士的任命;理由很简单,只因为他认为此人的名字充满晦气:从字面上看,钱唐休有钱塘的王朝有亡国罢休之意 ……

起名时,一定不要仔细揣摩,反复推敲;千万不要使自己或别人的名字陷入尴尬的境地 ……

后人给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和降清大臣洪承畴编了一副对联:

   忠可法   孝可法   忠孝可法史可法

   君成仇   父成仇   君父成仇洪承畴

    史可法的父辈固然没有想到,他们给儿子起的名字可以名垂青史;洪承畴的父亲也没想到,他们给儿子起的名字会以这样的形式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。严格的讲,洪承畴的名字本意不错,可他的谐音却“成仇”了。毕竟,名字是让大家称呼的,一不留神,你的名字可能会陷你于尴尬之境地,不可不慎!

“秦寿生”谐音“禽兽生”;“杜子达”有“肚子大”,此等案例不胜枚举,这是名学之大忌。

古时候有位姓秦的官员发出“自从宋后少名烩,我在坟前愧姓秦”的慨叹。试想一想,哪位君主还会冒天下之大不韪,在任用一位也叫秦桧的官员,又有哪位选民会把选票投给这样的候选人呢??

一个好的名字,应该是声、形、意、理的完美结合。

所谓的“声”,就是听起来响亮清晰,铿锵有力、声调和谐;

所谓的“形”,就是写出来不繁不简,似行云流水,美观大方;

所谓的“意”,就是含意蕴籍,积极阳光,又能匠心独具,令人耳目一新;

名字中最关键的是“理”,就是数理、易理和道理;中国汉字的产生和定型与周易卦符和易理密切相关,所以由汉字组合成的姓名,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组合,不是一个符号;而是蕴藏着周易数理和五行生克的变化;这些常人很难感知的因素以其不可抗拒的信息诱导力,影响着人生的运势和走向。

共和国的几代领导人的名字:毛泽东、江泽民、胡锦涛无不气势磅礴、大气鸿运、惠及众生、泽世济民;而“小平您好”的称呼,则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他的爱戴,这也与其名字给人的亲切感觉是密不可分的。

姓名就是这样,通过字的音、意、形、象、数、摄取了物质之气,吸纳了物质之波,经过无数次的书写和呼唤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一生。

名字的作用是无形的,是潜移默化的;姓名是人的代表符号,天天用,时时用,是社会交往的必须工具;但姓名不仅仅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,它还直接影响人一生的事业、婚姻、家庭、性格和健康等等。

所以,在起名时,对于起名的声、形、意的选择,一般稍有文字素养的人,经过一番冥思苦想,也许能胜任。但对于姓名数理的分析、选择和定位,因其与古老而深奥的周易八八六十四卦、五行生克,每个人的生肖、生辰八字、风水流年等等,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;远非一般人所能胜任的;因此要想起个好名字,就必须接受在起名、周易、五行、风水及命理方面有很深造诣的大师的指导和点播 ……

好名开创好运,好名塑造好命;朋友,要想主宰自己的命运,就从主宰自己的好名开始吧!要想拥有一个能够给予您无穷动力和良好诱导的好名字,就从“结缘演易轩,好运常相伴”开始吧!!

 

好、命 好、运 好!

祥、幸 运、成 富!